采收紫菜
洞頭網訊(記者 黃勉 陳經寶)金秋十月,霓嶼街道的紫菜迎來收獲時節。養民在海區收割紫菜,數十艘不同規格的漁船穿梭其間,儼然是一副秋意濃郁的豐收畫卷。
霓嶼街道海洋生態環境優良,海水營養豐富,水溫和流速十分適宜紫菜、羊棲菜等海洋藻類的生長,其得天獨厚的生態地理優勢,成就了各種藻類產品的優良品質。這里,也被授予“浙江紫菜之鄉”的美稱,紫菜養殖成為當地的傳統支柱產業。今年霓嶼街道的紫菜養殖規模約1.2萬畝,養殖戶約150戶,養殖模式以插桿養殖和全浮式養殖為主。
在正岙村,記者看到,三四艘滿載紫菜的漁船正?吭诖a頭,通過吊車裝卸紫菜,養民則忙著將紫菜裝袋、過秤、裝車。不少外地客商為了能收購到口感最佳、品質最好的“頭水”紫菜,特意來到現場進行挑選。
“產量挺好的,現在畝產都有兩千到三千,價格穩定在2塊左右。價格比去年低一點,但是收成不會低于去年,大家產量都上去了!笔召徤淘鵁ㄐ歉嬖V記者。
據介紹,在經過養殖戶提前謀劃、規范管理、加大培育力度等方式“加持”后,今年紫菜產量相比去年有大幅提高,收割茬數也比去年多,總體紫菜價格較為穩定。預計今年紫菜收獲季將持續到年尾。
記者了解到,紫菜的采摘是分次數的。頭水紫菜,即每年第一次采摘的紫菜,至鮮至嫩。往后采摘的紫菜稱之為二水、三水,紫菜的品質和營養也逐次下降。養民柯受才告訴記者,他們爭取在本月底完成對頭水紫菜的收割。
今年以來,我區積極探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強化數字賦能水產養殖,通過推出“數智漁業”平臺,為養民實時監測分析海區水溫、鹽度、濁度、pH值等數據,讓養民在紫菜下苗、施藥上一目了然,極大降低了紫菜苗下水生長“爛菜”風險。
關鍵詞:
編輯:陳莉莉
①凡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,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,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洞頭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致電,聯系電話:0577-63430005